<sub id="9xvnr"></sub>

          <cite id="9xvnr"><em id="9xvnr"><cite id="9xvnr"></cite></em></cite>
          當前位置:網站首頁 > 壯觀雜談 >> > > 正文

          【壯觀教育】大一新生剛到校門就哭著想退學

          2018/9/1 20:39:22標簽:大一新生剛到校門就哭著想退學

          知乎有問:

          “上學就像去流放,是一種什么樣的體驗?“

          首贊回答:

          “這簡直是蘭大學生的專屬問題!

          眼看著又到了開學季,

          第一批00后即將喜提大學生活。

          到蘭州大學報道的新生里,

          有的人卻高興不起來。

          從東部考過去的新生,

          看到校門的那一刻,

          有人忍不住淚灑當場:

          太荒了!荒得超乎想象!

          這個三面環山的地方,

          是蘭州大學榆中校區,

          地處蘭州東部的夏官營鎮,

          學生戲稱為“夏大”或“村兒里”。

          距離市區47公里,

          是北京中關村到回龍觀的兩倍多。

          村兒里人不用擔心擠不進地鐵,

          因為這里壓根兒就沒有。

          方圓十里,

          KTV電影院購物中心,

          一樣都沒有。

          去逛街看電影聽音樂會,

          學生得坐1個多小時的校巴,

          從村兒里進城。

          村邊有座萃英山,可以爬,

          是傳說中的情人坡。

          如果你女友愛邊塞詩,

          勝過口紅包包,

          可以約她到坡上露營看星星。

          如果你沒有對象,

          在這樣的校園里不讀書,

          你真不知道還能干嘛。

          只是你有一顆求學的心,

          無奈在校園里不一定找得到老師。

          老師們一般不住在榆中校區。

          他們匆匆來村兒里上完課,

          又匆匆在天黑前趕回市區。

          師生的課外交流,

          大多數只能靠郵件。

          村兒里待著的學生,

          和城鄉兩頭跑的老師,

          在校巴上無數次問蒼天:


          2000年,中國大學城熱,

          幾乎全國高校都在建新校區。

          蘭州也想在城市東邊建“大學城”,

          把甘肅的主要高校搬過去,

          讓數萬師生來帶旺西北高坡。

          當時,蘭州大學正在擴招,

          市區的本部裝不下新生,

          迫切想要找塊地蓋宿舍樓。

          榆中縣一個廢棄的空軍機場上,

          建起了一座座嶄新的教學樓和宿舍。

          2001年9月,

          蘭州大學榆中校區迎來第一批本科生。

          西北風一吹,沙塵黃沙卷起,

          古人被發配邊疆的情景躍然眼前。

          還好那一波學生是80后,

          換90后轉身就走人了。

          師生在山上種的樹苗都發芽了,

          然而,說好的兄弟高校,

          一個都沒有等來。

          大學校長們到榆中,

          一看又荒又土,就不吭聲了。

          至今榆中校區的鄰居,

          唯有西北民族大學。

          說好的輕軌和高速路,

          也沒有一點蹤影。

          城市往東邊發展,

          要穿過荒山建大量水電設施,

          前期投入巨大,

          GDP產出卻不能保證。


          蘭州東擴榆中的后遺癥,

          都留給了蘭大的莘莘學子。

          遠離城市,和社會脫節,

          成了榆中校區學生的痛點。

          蘭大學生有六成來自農村,

          有三成是貧困生。

          很多西部農村的考生,

          好不容易考上蘭大,

          以為可以到大城市見世面,

          沒想到從一個農村,

          去到另一個“更農村”的地方,

          從一個坑,到另一個坑。

          想要找份家教來幫補生活,

          只能跑到13公里外的縣城。

          時薪5塊的派傳單兼職,

          在這里瞬間被搶光。


          哪怕擁有“985”、“211”的雙光環,

          蘭大也留不住學生的心,

          平均每年多達36名本科生申請退學。

          為了安撫學生受傷的心靈,

          蘭大安排大四學生搬回本部。

          只是本部校舍不足,

          學生擠住在8人間里,

          住宿環境估計是985里最差的。

          縱然蘭大已有5個教學區,

          但蘭大校園局促得讓人心疼。

          近20年來,

          榆中校區成了一個無解的難題。

          住在與世隔絕的榆中,

          大學三年過得像個高中生。

          現代城市必要的生活方式,

          對許多農村學生來說,

          仍不過是電視劇的情節。

          困在榆中校區的年月里,

          錯失了多少融入社會的機會?

          直到畢業后,大家才真正明白。

          蘭大榆中校區,是高校配合政策的結果。

          這樣的配合,蘭大的歷史上比比皆是,

          只不過以前,高校有糖吃。

          在計劃經濟的時代,政策向西部傾斜。

          蘭州要建成重工業基地,

          蘭州大學要打造成西部人才的搖籃。

          為支援蘭大建設,

          復旦大學有機化學專業并入了蘭大,

          從復旦、南大、北大等高校調來師生,

          使得蘭大化學系的師資力量瞬間變強。

          那個年代,沒有地方的博弈和談判,

          中央政府大手一揮,

          人、財、物就流向貧瘠的西北。

          蘭大并沒有恃寵生嬌,而是知恩圖報。

          為玉門油田、為酒泉核工業、為戈壁生態,

          蘭大人不斷攻堅克難,做出斐然成績。

          只是主角光環再強大,也會遇到劇終時刻。

          當市場經濟代替計劃經濟,

          東部高校獲得所在城市的強力經濟支持。

          結果,孔雀東南飛,

          為謀求更高薪酬和前景,老師飛走了,

          為選擇更好就業的城市,學生也飛走了。

          有人說,

          蘭大要是在北京也許會成為第二個北大,

          要是在上海也許會成為第二個復旦,

          不巧的是它剛好在西北的蘭州。

          吃瓜群眾替這所百年高校惋惜,

          送上了兩個別稱:

          “中國最委屈的大學”和

          “中國最孤獨的大學”。

          一個學校分三四個地方,

          校區和教工居住地分離,

          教師疲于奔命,

          學生住在荒郊野嶺,

          上四年大學,搬三四次校區。

          蘭州大學榆中校區的困惑,

          也是中國大學城的通病。

          在國外,大學密集起來,

          發展出大學的“城”,

          但在中國,大學城都是先有“城”,

          然后再把大學拉過去,把學生填進去。

          究竟要到什么時候,

          大學才能夠在城市空間里,

          獲得最適合教育發展的土壤呢?

          中國的大學與城,

          究竟要怎樣才能真正雙贏呢?



          [編輯:甘肅壯觀天地旅游客運有限責任公司] [返回頂部]

          中文毛片无遮挡高清免费_婷婷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337p亚洲影院_亚洲 欧美在线视